血气和电解质分析对于监测患者机体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具有重要意义。电解质分析仪常规检验中,电解质通常采用静脉血分离血清后进行测定,而血气分析则直接采用经肝素抗凝的动脉血。临床为抢救患者争取时间及减轻患者痛苦而取1份肝素抗凝动脉血做电解质和血气分析。为了了解肝素影响电解质程度,故在电解质分析仪上分别用静脉非抗凝血清和动脉肝素钠抗凝血浆测定钾、钠、氯、钙,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DH-50**电解质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包:电解质机型DH-50** K+/Na+/Cl-/Ca2+/pH Ananlyzer(武汉中达,试剂批号100713),电解质分析前仪器按常规进行保养、校正、质量控制。
1.2 肝素钠注射液:2 mL∶12 500 U
1.3 质控品:Olympus Control Serum1 0027与OlympusControl Serum2 0028。各项目日间质量控制CV值均符合要求。
1.4 标本收集:来源于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新鲜标本,抽取患者桡动脉血用肝素抗凝,同时抽取静脉血待测。
1.5 方法:5 mL注射器抽肝素液0.2 mL湿润针管后针头朝上排弃肝素液后抽取2 mL桡动脉血,同时抽取静脉血(非抗凝)待测,我们抽取50例患者的动脉血用肝素抗凝,同时抽取静脉血不抗凝,将这些血气分析后剩余血液离心后的血浆与凝固血的血清(4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和血清)作为该实验的样本来源,血浆及血清均无溶血现象,均未受有关影响因素的干扰。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用DH-50**电解质分析仪于40 min内完成该实验。
1.6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配对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表1。
3 讨 论
肝素液抗凝动脉血电解质钾、钠、氯、钙测定值明显低于静脉血清电解质测定值,尤其钙值显著偏低。原因有以下几种:①注射器死腔残留肝素量约为0.1 mL,一定比例稀释了动脉血液,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低。②肝素抗凝剂本身是一种酸性黏多糖阴离子多聚电解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5 000,带有强大的负电荷,可与电解质阳离子结合,据报道肝素与阳离子的相对亲和力依次为Ca2+>Ba2+>Mg2+>K+>Na+,造成血浆钾离子结果偏低和钙离子明显偏低。③两者测定一个为动脉抗凝血一个为静脉非抗凝血,所得差异可能是动静脉之间所固有的。④因血小板内钾离子含量远**血清,血液凝固过程中血小板破坏钾释放入血造成血清钾离子升高。加上血清分离时间相对较长,红细胞内钾渗出到细胞外致使血清钾偏高;再者肝素抗凝血浆较少产生溶血,而血清中轻微溶血者,肉眼往往不易察觉,导致血清钾结果偏高。⑤血清氯**血浆氯原因有待研究,可能原因为肝素的稀释作用。DH-50**电解质分析仪测量原理为直接法,直接电极电位法所测Cl-为离子活度,血清结果稍**血浆。⑥血浆中纤维蛋白等固体物质含量较血清多,使得血浆相对被稀释,其各离子浓度相对降低。⑦可能与肝素钠与血液的比例有关。
文献报道肝素与血液的比例尽量保持在1∶20,否则对血气和电解质测定都有影响。基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认为肝素钠抗凝血不能*代替血清来作电解质。而肝素抗凝的好处在于不需等血液凝固而缩短检测时间,减少临床医生和患者等待结果时间,为抢救患者争取时间。我们可以用肝素锂或铵盐代替肝素钠抗凝,或者建立肝素抗凝的血浆标本电解质的参考值,既可减少患者多次抽血的痛苦,又能减轻医务工作者工作量,还可降低医疗成本,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辅助诊断方法,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